读懂广州·荔城 | 百年骑楼街 人间烟火气
2022-09-14 16:03:31


有脚骑楼,又叫店屋,用来形容底层用作经营商店的建筑物。建筑物下层以若干石柱支撑,形成走廊或者行人路,顶上是用来居住的楼层。整栋建筑宛若一位骑士骑在行人路上,故称为骑楼。





骑楼多见于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华南地区。南方城市气候湿热,夏季温度高、降雨量大、台风较频繁,骑楼可防雨、防风、防晒,成为当时建筑的主流。




在荔城街解放路和相江路老街一带,

仍保留着不少近代骑楼建筑。




青砖的外观、木质的天花板、古早的印刷字体、雕花的屋檐、幽暗的古玩店……走进荔城百年商业老街,可以看到不少岁月的痕迹。据了解,增城县城(现增城区)最初的圩市集中在城中心的亲民街和西门,后来逐渐往东门聚集。近代,增城建骑楼,在原东门城基上建了相江路,使其成为增城县城里商业最繁华的地方之一。如今,荔城的骑楼老街已有百年。





一楼以店铺居多,二楼及以上用于住家。繁华处,人群熙熙攘攘,叫卖声、吆喝声不断,烟火气满满;静幽处,吊扇咿咿呀呀地转动,阳光洒在店铺外,石柱上的绿植肆意生长,偶有街坊骑着电动车路过,很快又恢复宁静,时间似乎慢了下来。






这些骑楼中,保存得最完好的,当属荔城街相江路27号的骑楼。这座骑楼中轴明显、左右对称,总体以中轴线的趋势向两边分布。青砖砌筑、层高三楼、西式栏杆、顶层连续的华丽拱券建筑风格,仍保留着当年的气派。在中间的柱子上,镶嵌着一块刻有“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六团增城人民常备第二大队部旧址”字样的石刻,柱子右侧有一块写有同样字样、落款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的大理石牌。




骑楼的管理者江锡桐告诉记者,这座骑楼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,由增江街陆村村江屋太公江秀明出资、村里的人集资所建。以前骑楼有个牌匾叫“江衍书堂”,江秀明的子孙到增城学宫(增城中学初中部旧址)或在凤凰山读书时,就在这里免费住宿。这里曾经也叫“东园酒楼”,是近代增城最闻名的酒楼之一。




1949年5月,陆村村被发展为游击队根据地。江锡桐的大伯江周垣投身于革命任中队长,并化名隐瞒游击队队长身份,在这座酒楼中打探情报,为党的地下工作、为解放增城作出了重要贡献。2019年1月9日,该建筑被列为广州市历史建筑。